中联西北院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正文
多家媒体竞相报道我院50年发展辉煌成就
来源:中联西北院有限公司  部门:综合管理部  发布于:2014-07-07 17:50:00
  

多家媒体竞相报道我院50年发展辉煌成就

——于文海院长接受专访

本网讯(综合管理部)近期,为庆祝我院50周年华诞,《中国勘察设计》、《工程建设与设计》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我院50年来的历史发展和辉煌业绩,并联合专访我院院长于文海。目前已刊发的期刊有:《中国勘察设计》2014年第06期;《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年第07期;《陕西项目咨询》2014年第06期;《建筑技艺》2014年第06期。

部分“专访于文海院长”转载:

问:1、中联西北院从1964年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50个春秋,请于院长您简要介绍一下中联西北院的发展历程?

答:我们中联西北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64年的机械工业部第十一设计研究院。作为我国仪器仪表工业建设发展史上唯一的设计研究单位,设计完成了全国80%以上的行业骨干企业和国家实验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我院的发展历程中有以下几个关键节点。 1983年,我院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并逐步走向市场,实行自收自支。 1996年,以许志安院长为班长的全新领导班子临危受命,开始全面由单一的机械工业设计研究院向以建筑工程为核心的综合性设计研究院拓展转型。 2000年,我院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并整体加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1年,以机械工业第二设计研究院为核心,联合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我们机械工业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组建成立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2004年,我院迎来建院40周年并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同时更名为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逐步向“省内领先,国内一流”迈进。 2011年,国机集团委任我接任中联西北院院长,新老班子实现了平稳过渡、顺利交接。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搭建五大板块(民用建筑、工业工程、规划市政、能源电力、工程建设)、建树八大品牌(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工程设计、规划市政、能源电力、设备研发与制造、工程管理与监理、工程总包、海外工程)的战略构想,加快建设“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强院。

问:2、我们了解到,中联西北院生产经营已经连续13年保持了持续稳健增长。请您谈一谈贵院生产经营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法宝”和“秘诀”有哪些呢?

答:我院生产经营连续多年保持稳健增长,得益于坚定不移地推行“战略先行、筑巢引凤、管理创新”三项措施。

战略先行:从1996年提出“两个翻番一栋楼”;到2004年提出“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品牌”;到2010年提出“经营指标‘两次翻番’,综合实力跻身‘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再到2012年提出,“强劲驱动‘四驾马车’,加快培育‘五大板块’,笃定建树‘八大品牌’,全面建设‘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强院”。这些宏伟蓝图的描绘和构想,实现了“描绘一个愿景来鼓舞人”的目标,这让广大职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远大前景,看到了自身成长发展的广阔空间。全院职工自觉自发地团结在院党政领导班子周围,精神百倍地投身于本职工作,使整个企业呈现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筑巢引凤:秉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兑现“你有多大才就给你搭多大台”的承诺,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五项机制,持续细化和完善人才强院战略举措。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干部年轻化进程,坚持管理、技术双通道培养。加快了人才强院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化建设,创立了院首席建筑师和首席结构工程师制度,全面改进干部绩效考评制度,推行干部交流任职,完善了“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干部聘任制度,形成了一支以陕西省优秀勘察设计师、院副总以上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为核心的“四高”(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高绩效)的人才梯队。

管理创新:本着“集中决策、品牌经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内部适时进行经营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调整,不断完善技术、经济、科研、人才并重的多目标干部绩效考评体系,实现了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运营机制的持续创新。搭建起“7院+3公司”(建筑一院、二院、三院、四院、五院、工业院、规划市政院+华建工程建设总公司+昕宇表面工程公司+华秦工程咨询公司)的业务模式,资源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注重管理服务工作的机制创新,创新性地在职能管理和服务保障部门实施了“管理精细化,服务上水平”目标责任制考评活动,并首次引入《管理服务目标责任书》。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创新,认真汲取多年来所倡导的传统企业文化基因,凝练出了“人•生活•事业”的特色企业文化,由此催生的“八道企业文化力”(即:聚合力、源动力、驱动力、创造力、和谐力、鲜活力、感召力、人格力),在广大干部员工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一座良性互动的桥梁,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企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

问:3、贵院从2013年启动开展了“三创”活动(科技创新、质量创优、项目创品牌),请您谈一谈开展“三创”活动的初衷、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答:开展科技创新、质量创优、项目创品牌(简称“三创”活动)活动,是我院为全面树立“质量兴院”、“创新强院”、“品牌铸院”的创新意识,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依靠科学管理、科研创新,借助质量创优的成果,发挥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推动我院技术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造一流强院品牌形象。 具体措施为,每年选取1-2个影响力大、技术难度较高的重点项目,列入院级重点创优工程计划,确保项目从前期方案到后期实施始终处于院专家团队把控之中。各生产部门选取1-2个重点典型项目,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在节能设计、结构创新、设备选型、BIM设计等方面狠功夫,为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建立客户投诉渠道,要善顾客回访制度,回访中要实行“回避制”,能够现场处理的现场给予处理答复,无法现场解决的3天之内予以解决,确保客户投诉事事有记录、件件有回应。 可以说,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创优意识和精品意识,在客户中赢得了较高的声誉,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进一步推动院技术进步,提升院技术成果质量水平及其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问:4、贵院在绿色建筑领域研究起步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由贵院建筑设计和工程管理的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是西北地区首个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该项目都运用了哪些先进的技术?贵院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答: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是科技部、陕西省“部省共建”重点项目。2009年6月10日正式开工,2010年11月29日项目主体封顶,2012年8月获批“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2012年9月17日,该项目正式运营启动、2013年1月获评“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为西北地区首个LEED—NC金级认证及三星级绿色建筑。 在历时三年的项目创作中,我院综合了先进的建筑节能设计理念和绿色建筑技术研究成果,集成多种建筑遮阳系统、通风雨幕外墙系统、超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雨水回收系统、中水利用系统、绿色建材、地源热泵+被动式辐射末端系统、生态绿化、智能控制等19项新技术、新材料。经专家组严格评审,该建筑的规划和设计达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三星级水平。其中:建筑节能率为71.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40.29%,可再循环建筑材料用量比为10.82%;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较高,采用地源热泵负责大部分空调采暖,提供100%的生活热水量,节约3.17%的建筑用电。

我院一直致力于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2009年成立了绿色建筑研究所,被省住建厅命名为陕西省首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依托单位”,申报的《绿色建筑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入选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该平台是以中联西北院为主体,依托陕西省科技厅进行建设,旨在推动我省生态节能建筑发展和普及的平台。该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提升我院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竞争优势,在推动西部城市尤其是陕西省建筑节能行业的迅速发展、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凝聚和培养陕西建筑科技人才、创建有西部特色的建筑节能理论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问:5、我们了解到,贵院历来将“科技”与“人才”作为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源动力,引进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设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专家室,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中联西北院的“科技”和“人才”的特色是什么?

答:我院历来重视科研创新工作,建立了“以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为统领、各专业技术委员会和生产部门为主体、科技市场部组织协调”的科技创新体系,确保院科技发展基金的落实、管理和使用到位。累计获评国家、省部级优秀工程奖、科技进步奖300余项,获批国家专利42项。 在人员的招聘与人才的引进方面,我院始终坚持“以才为本、以用为先”的团队建设原则,力求做到“严进宽出、宁缺毋滥”。虽然我们多次强调在人才的引进和选拔任用上要“不拘一格”,但在“一格”之外者,在程序和标准上都会严格把控。以2013年为例,我们招聘毕业生58人,其中硕士44人,占74%;调入人员41人,中级以上职称占63%。 尤其是以引进的2013年“陕西青年科技新星”田伟博士为骨干,组建了以促进科技创新为目的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统一规划和部署科研开发、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并围绕绿色建筑检测检验技术、表面工程技术、化工及环保技术以及工业三废治理技术等行业关键领域进行技术攻关。组建了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颇具行业话语权的优秀专业人士为主的专家室,负责全院技术标准的制定与管理、重大项目的施工图审定等,发挥了高级人才对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专家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核驱动”,不断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

问:6、贵院在行业内率先启动开展了“智慧生态城市(镇)”发展模式研究,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答:智慧生态城市(镇)是以人为基础,以土地为载体,以信息为导向,以资本为后盾,通过智慧与生态建设互联协同,发展智慧生态技术、智慧生态产业、智慧生态服务、智慧生态管理以及智慧生态人文,最终实现智慧生态生活。 近年来,针对智慧生态城市(镇)建设的核心内容,我院与中国智慧生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加强协作,初步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整合我院 25 项资质资源,通过加强“民用建筑、工业工程、规划市政、能源动力、工程建设”五大板块在工程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联动外协资源,研究探索以“智慧生态城市(镇)发展模式”为蓝图的全产业链技术协同机制和全案技术服务体系,为智慧生态城市(镇)规划建设奠定基石。 同时,针对新能源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和技术交流,及时了解国外表面处理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力求在智慧生态城市(镇)领域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并抢先向省市建设主管行政部门进行汇报和推介。

问:7、中联西北院目前拥有民用建筑、工业工程、规划市政、能源电力、工程建设5大业务板块,您能为我们谈一下中联西北院未来的发展定位吗?

答:今后,我院要用好诸多利好政策的市场机遇,加快建设“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强院升级版,积极向以“咨询设计为龙头的工程型公司”拓展转型。

为此,重点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抓起: 一是,均衡各业务板块发展。有效推进五大业务板块并举发展,逐步形成多元支撑的均衡格局。民用建筑板块要打造品牌升级版提升专业化与附加值;工业工程板块要内选外引组建有活力的技术团队,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培育特色;规划市政板块要主打对策规划品牌,聚焦形成“从技术全案到工程全案”的技术品牌优势;能源电力板块要探索“新能源示范城市”、“能源合同管理”和“分布式能源应用”的发展道路;工程建设板块要注重“人才”和“技术”两大引擎的构建,坚定不移地发展效益优先的工程总包业务。二是,推进新业务规划落地。抓好工业工程(包括环境工程)、能源电力(包括热能工程)和工程总包新业务规划的落地实施,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人才引进、技术导入、激励机制等推进新业务规划落地。

  • 地址: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四路16号 电话:029-62351000 传真:029-62351222 邮编:710077 邮箱:cuced@cuced.net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9044号 技术支持:大德信息平台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029号